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当前中国是否应该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大讨论。
财政赤字货币化,简而言之就是“财政花钱、央行买单”,即财政扩大开支,由央行印钞来填补财政留下的赤字。财政赤字货币化所依托的“现代货币理论”(ModernMonetaryTheory)主张政府垄断的货币创造制度,政府是主权货币的发行者,通过央行创造货币来履约,财政代替央行承担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的职能。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政府债务空间可以尽可能扩大。这也是引发相关话题在近两年频繁引起热议的原因之一。
赞成者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可以通过央行以零利率认购特别国债的方式,适度实现赤字的货币化,以缓解当前财政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反对者认为,如果开了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个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