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规则对构建国有独资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启示
上市公司规则对构建国有独资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启示
入库时间:2025-08-18|字体:| 下载收藏 语音播报
  来源:山东国资报道
从监事会到审计委员会

(一)国企监督早期

长久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也被称为“国营企业”。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国营企业”修改为“国有企业”。1994年,《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首次提出监事会制度,对国务院指定由其监督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履行监督职责时,可向企业派出监事会。

(二)稽察特派员时期

为解决国有企业监督问题,特别是国企经理人的行为失控导致的财务问题,1998年,国务院颁布《稽察特派员条例》,正式引入对国有重点大中型企业实行的稽察特派员制度。《条例》规定,稽察特派员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财务监督及评价业绩,强调维护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对被稽查企业进行稽察”。

(三)外派监事会时期

2000年,国务院 ……
继续阅读(剩余:87.32%)
请登录后识别阅读权限!

扫码在手机上打开本文
DN:N01091920250818N
© 2003-2025 国资数据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有    网安备51019002001697号